发布时间:2023-07-02 作者:管理员 点击量:
采访实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从2020年五四青年节至7月底在《中国青年报》连载,受到青年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系列采访实录,以“当事人讲当年事”的形式,全景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从政不同时期与青年大学生交流交心交友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多年,涵盖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州、浙江、上海以及到中央工作以来的各个时期,访谈对象从“60后”“70后”到“80后”“90后”乃至“00后”,几乎覆盖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年龄段的大学生群体。三十多年间,习近平同志的职务不断变化、工作岗位越来越重要,但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重视关怀始终如一;凡是当年与习近平同志有过接触的大学生,谈起跟他交往的一点一滴都记忆犹新,都认为习近平同志的一言一行一直深深影响着他们、激励着他们。通过这25篇访谈稿,读者朋友们能够跨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习近平同志以诚待人、言传身教的生动场景,从而更加深刻地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能够得到包括亿万青年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凝聚青年力量
共创青春华章
为深入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大学生的
殷切期望和深刻思考
帮助大学生朋友们更好地
认识与理解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湘信青年公众号自4月16日起
根据采访实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推出系列推文
该书共有二十五个篇章
每周团团将推出一篇章的内容
并从该篇章全文的采访中
节选出与青年关心的问题
为大家呈现精华内容
团子们与团小青一起认真阅读全书
理解其中的思想精髓
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接下来就和团小青一起来阅读学习吧!
PART.1
简述
习书记来到我们的
慈善爱心屋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的七个月零四天时间里,分别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启音学校、大同中学、七宝中学等多所学校调研指导,充分体现出他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年学生一以贯之的关心关爱。2007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华东师范大学调研考察时, 非常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特意来到学校的慈善爱心屋,了解慈善爱心屋 的运作模式,与学生志愿者亲切交谈, 并以个人名义捐款400元。他肯定了慈善助学和帮困育人的模式,认为这体现了大学的大爱精神和人文底色,勉励大家将爱心播种在更多人的心中。
采访对象:
刘麒,女,1984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3级学生,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
吴薇,女,1968年4月生,上海人,时任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发展服务联合中心主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杨艳红,女,1982年11月生,福建泉州人,华东师范大学行政管理学专业2004级学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副书记。
周赛君,女,1981年5月生,湖南郴州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兼学生资助中心主任。
采访组:
石新明 俞虹 邹文通
采访内容节选
采访组
吴薇老师,您好!习近平同志非常关心经济困难学生,特地来到慈善爱心屋了解情况,请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吴薇
华东师范大学慈善爱心屋成立于2005年11月,是全国首创的慈善助学和帮困育人模式,非常有特色。
习书记到华东师大调研考察的时候,特意来到慈善爱心屋,边走边询问了解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体情况和帮扶工作。我们能够感受到,习书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非常牵挂。
一走进慈善爱心屋,习书记就被这个像超市但又比一般超市温馨的小屋所吸引。我们向习书记介绍了设立慈善爱心屋的初衷,习书记非常感兴趣,立即追问主要是哪一些人捐款捐物,捐的人多不多。在得知爱心屋的主要捐赠群体来自本校师生后,习书记表示非常认可。他说,这体现了大学的大爱精神和人文底色。
在放有服装的货架前,习书记顺手拿起一件条纹衬衫,非常自然地说:“这件衣服很不错,像我也能穿,而且也不贵,只要20元。”我解释道,上面标的“20”是虚拟的价格,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凭券来领。当习书记听说以发放爱心券的形式让困难学生“自主选择”,代替以往直接上门给学生送钱物时,认为这样做很好,一方面保护了困难学生的隐私,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挑选到自己实际需要的物品,真正体现了“贴近学生”。
在爱心屋的接待柜台前,习书记非常仔细地翻看了捐赠台账。我说:“您看一下,每一笔捐赠和领用都有纸质的登记和签名。”习书记边翻阅边说:“嗯,非常不容易,你们的工作做得很仔细。”
快要出门时,习书记突然看到我们工作台上摆放的红色捐款箱,说道:“噢,捐款箱,你们做得很好,我也来捐一点儿!”习书记边说边喊来随行工作人员,嘱咐他帮忙先垫付一下捐款。习书记还笑着对我说:“我身上一般不放钱。”工作人员按习书记的意思给捐款箱放了钱。后来,我们查看捐款箱时,才知道习书记捐了400元。
采访组
杨艳红老师,您好!听说当时您是正在慈善爱心屋值班的学生志愿者,请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
杨艳红
是的,我当时是一名正在慈善爱心屋服务的学生志愿者。爱心屋的四壁都挂着师生们提供的书画作品和照片,吊灯上挂着大家亲手折叠的千纸鹤,货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生活用品,有些来自师生的捐赠,有些来自社会各界包括周边社区居民的捐赠。
习书记与我们志愿者亲切交谈,询问大家一周的工作时间、参加志愿服务的收获,等等。
习书记听了工作人员对爱心屋模式的介绍后,与大家交流了自己的感受,他说,在这个小屋感受到的是温暖,这是其他高校暂时不具备的,华东师大作为首创校,要坚持做下去,这份爱心播种在更多人的心中。
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习书记在参观完慈善爱心屋后,以个人名义向爱心屋捐款400元。
习书记加入到我们的爱心接力队伍中,勉励我们情系他人、胸怀天下,对广大师生起到了模范与引领作用,也为我校“爱在华师大”的精神增添了强大动力。
采访组
周赛君老师,您好!请您谈谈如今慈善爱心屋建设得如何。
周赛君
习书记的关怀、教诲和支持,一直鼓舞着我们努力做好爱心屋的工作。十四年来,慈善爱心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帮困育人途径,在物资帮困、人文关怀、慈善公益等领域不断进行人性化、精准化、系统化的探索和实践。
如今,慈善爱心屋已经形成了“校内—社区—企业—基金会”四位一体的物资筹集模式,棉衣棉被、凉席枕头、牙膏牙刷、毛巾水壶等生活用品,基本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所需。2018年,爱心屋向4559人次的学生发放价值近30万元的物资,爱心屋慈善义工队向社会提供了1254人次的各类社区志愿服务,累计达到4895小时,直接受益群众约1万人次。我们的志愿服务得到了附近社区党团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也为社区党建和团建工作贡献了青春力量。经过不断努力,2014年,我校慈善爱心屋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入选上海市高校资助育人典型案例;慈善义工队多次被评为“上海优秀志愿服务集体”。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树立慈善意识、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
如今,慈善公益理念越来越成为华东师大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越来越成为师生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组织同学们广泛开展志愿公益活动,引导同学们在慈善实践中培养品德,努力培养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PART.3
学习心得
习书记来到我们的
慈善爱心屋学习心得
2022级财管3班李洁
最近我阅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十二章——习总书记来到我们的慈善爱心屋。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考察不仅彰显了其对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关切,更是为我们年轻人做了一个重要的引导和榜样,我深受触动。
第一,要以身作则,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慈善爱心屋体现了大学的大爱精神和人文底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在不同地区依旧存在差异,习近平总书记的以身作则更是勉励我们情系他人、胸怀天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应当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继续发扬这种“大爱精神”。积极参与慈善助学和帮困育人的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资助和学习机会,并倡导公益意识,传递正能量,用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力影响更多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
第二,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首先,要关注社会问题,了解自己所关心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其次,要主动参与志愿组织与社区活动,通过义工服务、义卖募捐等方式,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和关爱。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学习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以更有效地回馈社会。最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热心和坚持,用真诚的态度与爱心影响身边的人,共同建设美好社会。
主播介绍
胡筱涵
22级播本3班湖南“银行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剧’焦心灵,绽放青春”
心理情景剧二等奖
闪亮之星二等奖